蓋罩大蝸牛怎么吃?
食用蓋罩大蝸牛時,可先將鮮活蝸牛放在鹽水中洗凈外殼。放進開水中煮8分鐘左右,再用錐子將肉順螺紋方向挑出,除去內(nèi)臟,拌以香料、洋蔥末煮沸,涂上奶油,加上茸蒜、精鹽、芥末或胡椒末、味精等佐料作為冷菜食用。
法國名菜烙烤蓋罩大蝸牛的制作方法是將已煮熟并除去了內(nèi)臟的蝸牛肉洗凈后重新放進完整的蓋罩大蝸牛殼中,送入高溫烤箱或微波爐、紅外爐中烤上幾分鐘,配以鮮紅的西紅柿即可上桌。
食用蓋罩大蝸牛要注意的是在蝸牛冬眠期其體內(nèi)黏液差不多已排盡,食之無妨。但對夏秋季節(jié),以冬春時節(jié)的溫室中的蝸牛,不能立即食用,要放在鹽水中,待它們空腹數(shù)日排凈黏液之后才能食用。
蓋罩大蝸牛為害癥狀:
蓋罩大蝸牛會以柑桔類果樹為寄主,柑桔葉片常被其吃成缺刻,枝條皮層也常被取食,柑桔果實取食后形成凹坑狀。其寄主植物,還有林木幼苗、蔬菜和花卉等。
蓋罩大蝸牛在大豆苗期危害,輕則造成葉片、莖稈破損,僵苗遲發(fā),成苗率下降;重則將豆苗全部吃光,造成成片無菌。防治大豆田蓋罩大蝸牛,宜采取綜合措施。
蓋罩大蝸牛是危險性極大的有害生物,十分貪食,可危害草本、木本、藤本植物100多種,對蔬菜、花卉、甘薯、花生會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吃光植物枝葉。其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傳入,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擴散。
蓋罩大蝸牛怎么養(yǎng)?
1、飼養(yǎng)方式
大體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nèi)封閉式兩種。室外開放式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讓其在保護圈內(nèi),類似于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繁殖。室內(nèi)封閉式養(yǎng)殖可用土盆、塑料盆、木箱、水泥池、桶、缸、罐等,用紗罩、濕布、薄膜封口,保溫保濕防鼠害。室內(nèi)封閉式飼養(yǎng)便于溫度、濕度的調(diào)控,加上充足的飼料,不僅可解除蓋罩大蝸牛的冬眠,而且可達冬繁冬養(yǎng)的目的。室內(nèi)飼養(yǎng)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閉四周,以保持溫濕度。
2、飼養(yǎng)土的制備
①復合菜園土:
未污染的田園土30%、沙土30%,黃沙20%,煤渣灰15%,石粉5%,混合粉碎,經(jīng)太陽曝曬3~5天消毒、殺蟲后,過篩,然后加水使?jié)穸仍?0%左右,即一捏成團,一擊就散。盆內(nèi)土厚度為成蝸10cm,生長蝸7cm,幼蝸3cm,飼養(yǎng)1~2月更換1次。
蓋罩大蝸牛怎樣繁殖?
蓋罩大蝸牛一般在夜晚、黃昏或陰雨天氣進行繁殖活動。在野外自然界里每年4-11月是蝸牛的生長、繁殖時期。當兩個性成熟的蝸牛在發(fā)情時會互相撫摩、接觸,然后將身體的前部相互結(jié)合在一起,它們各自用石灰質(zhì)的戀矢刺入對方的生殖孔內(nèi),戀矢在交配完后會斷掉,并能夠重新長出復原。在交配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地互刺,陰莖插入對方陰道中射精,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這時的卵子并不立刻排出受精,而在交配后,雌性生殖細胞才逐漸成熟,這時貯存在貯精囊中的精子才逐漸遇卵受精。從交配、受精到受精卵的排出一般需要15-20天的時間。蓋罩大蝸牛在交配后15-28天即會產(chǎn)卵。蝸牛在產(chǎn)卵時,往往要挖一個5-8厘米大的洞穴,把卯產(chǎn)在洞穴內(nèi)。卵似豌豆大小,外面包裹著一層白白發(fā)亮的膜,即卵的保護膜。揀出卵時,不要任意損傷和弄掉此膜,也不要用水洗去,否則卵不易孵出幼螺來。
蓋罩大蝸??梢蚤L到多大?
蓋罩大蝸牛原產(chǎn)于歐洲中部地區(qū),螺形呈圓螺狀,螺殼的寬度與長度近相等,一般成螺的直徑約4厘米左右,螺殼厚重,呈黃褐色,并具有一條橫行的白色帶。
蓋罩大蝸牛形狀與散大蝸牛相似,但比散大蝸牛略大,最大可長到40克,軟體乳白或米黃色,卵同散大。適宜溫度20℃~28℃,濕度85%~90%,沙土濕度為30%~40%。
蓋罩大蝸牛貝殼呈卵圓形或球形,殼質(zhì)厚而堅實,不透明。有5-6個螺層,體螺層特別膨大,并向下傾斜,螺旋部較矮小,稍凸出,無光澤。殼面呈奶白色或米黃色,其上有較粗的紋肋、條紋和生長線,并且還有色帶。臍孔較小,常被軸緣所遮蓋。殼口向下傾斜,口緣鋒利,呈U形。殼高38-45毫米,寬45-50毫米。
蓋罩大蝸牛生活習性如下:
蓋罩大蝸牛生活與周圍環(huán)境,如土壤、光照、溫度、濕度、食物等因素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蓋罩大蝸牛一般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土質(zhì)疏松的地方。蓋罩大蝸牛怕直射的陽光,但又不能在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中生活,而適應于一些散射光。蓋罩大蝸牛白天大多棲息在疏松的泥土里,灌木叢、草叢中,石塊、枯草或樹葉堆下,以及洞穴、巖石縫隙中。蝸牛一般在夜間11點以后出來活動、尋食、交配和繁殖,但有時在白天下過雨后或陰暗潮濕的天氣也會出來活動。蓋罩大蝸牛對空氣的溫度、濕度非常敏感,如過干或過濕,對蝸牛的活動均產(chǎn)生不利影響。蓋罩大蝸牛在棲息時,通常殼頂向上、殼口朝下,甸旬于物體上。在人工養(yǎng)殖時,蓋罩大蝸牛白天大多棲息在木箱或容器壁、頂上或鉆進泥土中。
蓋罩大蝸牛的好處如下:
蓋罩大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低,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的營養(yǎng)滋補品。蓋罩大蝸牛屬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種類很多,遍布全球。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世界各地有蝸牛四萬種。在我國各省區(qū)都有蝸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園、菜園、農(nóng)田、住宅、公園、庭園、寺廟、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飼養(yǎng)和食用價值的種類卻很少。蓋罩大蝸牛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的上等食品和動物性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此外,從蓋罩大蝸牛提取的蝸牛酶還是醫(yī)學界、生物界、紡織業(yè)、化妝品業(yè)及釀酵業(yè)等許多行業(yè)的重要工藝原料。因此,養(yǎng)殖蓋罩大蝸牛的商業(yè)價值是十分可觀的。
蓋罩大蝸牛酶有多貴?
蝸牛酶是從蝸牛的嗦囊和消化道中制備的混合酶,它含有纖維素酶,果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20多種酶。 蝸牛酶是很有價值的一種酶。它可以用于酵母細胞壁的破碎,因此廣泛用于細胞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學的研究;它可做飼料添加劑,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率;也可用作果汁澄清,橘子脫囊衣,果醬制作等。
在我國還不能提取蓋罩大蝸牛酶以前,進口一克蓋罩大蝸牛酶便需100美元。故把蓋罩大蝸牛酶稱為軟黃金。那時,雖然在醫(yī)學界、生物界、化妝品、紡織、發(fā)酵等許多項目都需要蓋罩大蝸牛酶來減少工序、降低成本,但因蓋罩大蝸牛酶的價格昂貴而不能如愿。如遺傳學研究中,欲把一對優(yōu)良基因重組起來創(chuàng)造一個新品種需要經(jīng)過許多復雜的過程,而且時間長,效果差,如用蓋罩大蝸牛酶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兩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溶化,實現(xiàn)基因重組,培育出新品種。這種方法要比雜交或花粉培育創(chuàng)造新品種的方法手段簡便,時間更少,要比其他化學藥品處理植物安全可靠。另外,用蓋罩大蝸牛酶溶解酵母菌的細胞壁,而溶解后的酵母細胞仍可保持其生物活性,從中取出酵母菌的線粒體,便可改變原酵母菌的性質(zhì)和功能,提高原酵母菌的利用價值,因此發(fā)展蓋罩大蝸牛養(yǎng)殖業(yè)也可促進高科技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