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現(xiàn)象:因為晝夜溫差大,在晨間可以看到草上的“白色”露珠;白露三候:即是“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yǎng)羞 ”;天氣變冷: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jié)令,白露來臨后,天氣由炎熱向寒涼過度。
1、 白露三候
三候指“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yǎng)羞 ”,其中鴻雁來:鴻大雁小,都從北方往南方飛,為過冬做準備;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此時也自北而往南遷;群鳥養(yǎng)羞:指鳥兒們開始儲藏食物準備過冬。
2、 白露現(xiàn)象
露是“白露”節(jié)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主要由較大的晝夜溫差引起。清晨起床之后,你會看到外面一些植物的葉子上有“白色”露珠。
3、 天氣變冷
白露前后,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氣溫明顯開始變涼。白露節(jié)氣過后,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空氣十分干燥,此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
1、 為小孩補露祛病
有些地方過白露,還有一個專為小孩補露祛病的習俗。
如果小孩子患有哮喘、尿床等疾病,白露這天,家人會宰殺雞、鴨,煮熟后盛入碗中,讓這個孩子端到岔路口去吃。吃完后,將空碗放在一條路上,孩子則從另一條路回家。過一會后家人再去收回碗筷。
據(jù)說,這是因為白露的“露“和“路”諧音,白露日將孩子吃飯的飯碗放到另一條路上,意味著將哮喘、尿床等疾病,借著白露日,從此遠離孩子。
2、 食用白色食材補身
白露時節(jié),暑熱已去,人們的胃口逐漸變好;而且為了應對隨后將至的冬季寒冷,就開始補身了
相傳,為了與“白露”字面上的“白”對應,一些地方在白露這天食用“十樣白”。
所謂“十樣白”,指的是十種帶“白”字的食材,諸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也有的地方食用的是“三樣白”,與此類似。據(jù)說,食后可以滋補身體,去除風氣。
1、 吃番薯:過去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fā)胃酸,故舊時農(nóng)家在白露節(jié)以吃番薯為習。而紅薯富含蛋白質(zhì)、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
2、 飲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jié)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jīng)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3、 吃龍眼: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傳統(tǒng)習俗,民間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龍眼本身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jīng)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
1、 飲食清潤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jié)要注意養(yǎng)肺。但肺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季節(jié)不能一味進補,建議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卜等。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蘭、菠菜、綠菜花等,盡量少吃帶魚、螃蟹、蝦類、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過于甘肥油膩的食物。同時,白露季節(jié),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2、 添衣加被
過了白露節(jié)氣,天氣漸漸轉(zhuǎn)涼,暑氣漸漸消失殆盡。俗語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氣溫下降速度逐漸加快。此時應注意保暖,以免著涼。俗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是告誡人們到了白露節(jié)氣就不要再赤膊露體,否則容易著涼。此季冷暖變化多端,尤其是一早一晚更添幾分涼意,應及時添加衣被。
1、 胃腸不好的人不吃海鮮
白露,秋天干燥的氣體也越來越明顯。秋天要防止秋天的干燥,養(yǎng)生主張多吃清熱生津、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黑芝麻、百合、銀耳蓮子粥、山藥、枸杞子、沙參、麥冬等。不要吃辛辣的油炸熱食,如韭菜、大蒜、蔥、姜、炸雞腿等辛辣的油炸食炸食物,多吃有助于干燥陰影,加重秋天的干燥。有哮喘、氣管炎、咽炎、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盡量不要吃帶魚、螃蟹、蝦、韭菜、辣椒等。
2、 晚上睡覺最好關(guān)窗戶
民間有一個說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撤掉涼席,關(guān)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特別是患者、老人、體弱者,必須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