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fā)脾氣摔東西時,家長該怎么做”,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看到這個標題,也許很多家長都有同感,自己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經(jīng)常一發(fā)脾氣就容易摔東西,而往往這個時候,家長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那么寶寶為什么會發(fā)脾氣?當寶寶發(fā)脾氣摔東西時,家長該怎么做呢?
●寶寶為什么會發(fā)脾氣
1.父母放縱的結果
現(xiàn)在許多家庭是一家一個寶,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所以造成了只要是寶寶要求的,父母往往會盡量去滿足的局面。正是家長的這種放縱,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的毛病。假使某次孩子的需求沒被滿足,他就會不高興地發(fā)脾氣。這時家長如果只一味地妥協(xié),孩子嘗到發(fā)脾氣的甜頭,以后遇到相同情況就會用發(fā)脾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缺乏安全感
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還有對于安全的需求。對于年幼的寶寶來說,如果被家長忽視了,這會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他們會不安甚至感到恐懼,他們?nèi)滩蛔“l(fā)脾氣以此來發(fā)泄心中的負面情緒。
3.被挫折所困
寶寶有著天生的求知欲,從出生就開始不斷地學習。這一過程中寶寶難免會出錯,他們也會感到焦慮、羞辱,積聚到一定程度就以憤怒的形式爆發(fā)出來。
4.沒得到應有的尊重
寶寶慢慢長大了,凡事逐漸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他們喜歡去表達這些想法。家長如果在孩子講述時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這可是會讓他們很火大的。
5.身體不適的另一種表達
孩子年齡還小,有時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身體的不舒適,也許有時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了。這時他們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是直接用發(fā)脾氣來表達。
6.父母錯誤的示范
寶寶可是很有求知欲的,他們從模仿開始學習,由身邊的一切學起。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所以他們喜歡先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如果說家長是火爆脾氣,經(jīng)常在孩子的面前動怒發(fā)火,孩子也會跟著學起來。
7.不合理的飲食結構
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壞脾氣是吃出來的。如果孩子偏食,比如特別喜歡甜食、肉類,他們體內(nèi)會積蓄過多的酸類代謝物,血液中的茶酚胺也會升高。這些改變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會使孩子脾氣暴躁、不穩(wěn)定。
8.先天氣質的影響
寶寶先天氣質不同,行為反應方式也不一樣,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其中有一種膽汁質氣質,它的典型特點是情感外露、脾氣暴躁。
●寶寶發(fā)脾氣媽媽該怎么辦
對于探索期的寶寶可以這么做:
(1)首先家長做一個正確的示范,要教會寶寶什么事情可以做。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能過于強求孩子,對孩子的期望應該符合孩子年齡的特點。只有父母以身作則了,寶寶才不會做錯事。
(2)幫助寶寶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合理的方式發(fā)泄出來。父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將家里危險的東西收好,防止孩子意外受傷。
(3)及時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忘記自己正在發(fā)脾氣。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哄寶寶,在他即將發(fā)脾氣前用其他事物來吸引其注意力。
(4)向孩子解釋做某些事的后果,而不是簡單地說“不”,讓他們知道做錯事的后果。
對于反抗期的寶寶可以這么做:
(1)冷處理孩子的怒氣,等到他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決定怎么做,該教育教育,該處罰處罰,不輕易妥協(xié)。
(2)仔細觀察孩子情緒的細微變化,在孩子心里很受傷時及時安慰他們,而在他們做了正確的事實,父母應該毫不吝嗇地表揚。
(3)在家里營造一種民主愉快的氛圍,和孩子們成為朋友,給予孩子適當?shù)淖鹬睾屠斫?。當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應和孩子進行及時地溝通。
對于懵懂期的寶寶可以這么做:
(1)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他主動要求的事,他們很樂意幫忙。不要總是拒絕孩子,這會打擊他們做事的積極性,事后再和孩子分析事情的對錯。
(2)制定實施合理的行為管理計劃,讓孩子自愿去遵循這些規(guī)則。
(3)限制孩子處理壞脾氣的時間,這樣他會更好地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以上就是有關寶寶發(fā)脾氣摔東西時,家長第一時間應該如何應對,其實我們不要硬碰硬,對于孩子還是要有正確的對策才好。佰佰安全網(wǎng)關于如何預防兒童玩耍摔倒的知識還在持續(xù)更新,請您一定鎖定我們的相關欄目哦。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1.01.21 23:22:09
2021.01.21 23:04:17
2021.01.19 22:27:24
2021.01.19 22:22:29
2020.12.21 13:23:06
2020.12.21 12:24:42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4/25預防高空墜物常見措施有哪些?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