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添加劑多,應該如何巧妙的識別”,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兒童有愛吃零食的習慣,并且喜歡同時吃幾種不同的零食,殊不知,花花綠綠的零食背后,隱藏著添加劑的隱患。主要就是孩子零食添加劑多,如何巧妙識別?
■孩子零食顏色越艷添加劑越多
大人忙著購置年貨,兒童也在“想方設法”讓大人給自己多買些五顏六色、好吃香脆的零食。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劉鳳英主任醫(yī)師指出,很多食品的生產離不開食糖、香精、食品添加劑、食品膠等物質。而顏色越鮮艷、味道越濃重的食品,所添加的成分更多。而幼兒消化系統(tǒng)不夠完善,過多攝入添加劑,會減少必須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
周玲教授也指出,家長給幼兒選購食物最好遠離糖精、味精和食品添加劑。很多食物中因為添加高鹽成分使食物味道較重,這樣兒童長期攝入使他們口感加重,改變味蕾的敏感程度,不喜歡吃日常飯菜,3-6歲是孩子口味定型的重要時期,應該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清淡飲食習慣,否則不利于健康,長大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脂等。
識別技巧
食品添加劑的“隱身術”
1化學名稱讓你犯暈
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丙酸鈉、丙酸鈣
抗氧化劑:BHA、BHT、PG、TBHQ、維生素E、維生素C、植酸、茶多酚
疏松劑:明礬、酒石酸氫鉀、磷酸氫鈣、葡萄糖酸內酯、碳酸鈣、小蘇打
甜味劑:果葡萄糖、麥芽糖、低聚糖、阿巴斯甜、甜葉菊糖、甜蜜素、安賽蜜、糖精
增稠劑和穩(wěn)定劑:瓜爾豆膠、卡拉膠、單甘酯、磷酸鹽
2合并標識減少數量
常見合并標識的添加劑:香料、酵母、乳化劑、增稠劑、穩(wěn)定劑、水分保持劑、PH調節(jié)劑等
消費者往往認為,乳化劑、穩(wěn)定劑、增稠劑等只代表一種添加劑。實際上,這種籠統(tǒng)表示的背后往往涵蓋至少兩種以上添加劑。一方面配料包裝面積小,無法寫那么多名詞;另一方面也正合商家的心理,消費者會覺得化學名稱越少越好。
3用專業(yè)名稱掩蓋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 “藝名”:氫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起酥油、植脂末、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麥淇淋等。
近年國際社會,特別是北歐國家對 “反式脂肪酸對心腦血管的危害”認識越來越深刻,在食品包裝上要求寫明是否含 “反式脂肪酸”。它不僅和豬油牛油一樣,會升高血清總膽固醇、血清總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反式脂肪酸還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并有可能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神經系統(tǒng)健康。餅干、面包、西式糕點、巧克力派、沙拉醬、炸薯條、炸雞塊、洋蔥圈、咖啡伴侶、熱巧克力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高發(fā)食品”。
以上就是零食添加劑多,應該如何巧妙的識別,希望小編介紹的這些常識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盡量少給孩子購買添加劑多的零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兒童常吃膨化食品有什么壞處的相關知識,可以到佰佰安全網來查詢搜索呦!
責任編輯:陳淼琪
2022.05.19 15:42:51
2022.05.19 15:41:33
2022.05.19 15:40:24
2022.05.19 15:39:10
2022.05.19 15:37:30
2021.05.15 14:35:07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2/07食物有一點變酸還能吃嗎
04/05破壞食物鏈有什么后果?
05/09為什么要發(fā)展綠色食品
04/26A級與AA級綠色食品如何區(qū)分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