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
挑選白菜時,如果能聞到刺鼻味,說明甲醛含量過高,盡量不吃。如果沒聞到刺鼻味,先用清水洗幾次,再用溫水浸泡一會,能去除一部份甲醛,然后在煮菜時,盡量煮熟,在高溫下會有較大量甲醛散發(fā)。這樣殘留量就不大了,殘留量很低的甲醛對人體的危害不是很大。
小編上網查到:蔬菜檢測主要針對農藥殘留是否超標,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沒有明確提出可使用的保鮮劑、添加劑范圍和劑量,只是提出“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guī)范”。而相關的強制性技術規(guī)范也不十分明確,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膠紙
現(xiàn)在超市里面賣的蔬菜水果都喜歡用膠帶紙扎一下,大家都知道,膠紙的甲醛含量不低。據報道,一實驗員經檢測發(fā)現(xiàn),膠紙扎過部位的食品甲醇含量是未扎過部位的30倍,長期吃膠紙食品對身體當然沒好處,買回家后要立即去除膠紙,然后洗凈、浸泡,能去皮的盡量去皮,以減少甲醛殘留。
顏色鮮亮、外表光澤的海鮮是用甲醇泡出來。甲醛溶液屬于強堿性溶液,如果長期食用必然會對人體產生很多危害。長期食用有甲醛溶液殘留的海鮮食品容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要去除海鮮中的甲醛只有將海鮮放水里泡,泡到沒刺激性氣味為止。
接下來看下如何辨別海鮮是否被甲醛泡過?魷魚浸泡過甲醛溶液后會變得比較堅硬、結實,顏色比平常鮮艷,表面粘液少了,魚腥味也淡了。海蠣浸泡過甲醛溶液后,個體完整,皺褶清晰,沒有或很少有粘液,湯水不渾濁。其他魚類若用甲醛保鮮,則魚體較清潔,堅硬,彈性比沒有浸泡過的魚好。表面上看,魚好像很新鮮,但魚眼渾濁,魚眼膜模糊。蝦體內有些特殊物質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會變化,因此很難從外表上判斷鮮蝦是否浸泡過甲醛溶液。
雖然浸泡過福爾馬林的海鮮單靠肉眼極難分辨,但仍有跡可循。魷魚浸泡過甲醛溶液后,顏色更加鮮亮,表面的黏液減少。海蠣在浸泡過甲醛溶液后,皺褶清晰可見,身上附著的黏液減少,湯水不混濁。其他魚類若用甲醛保鮮,魚體表面看起來比較清潔,但魚目渾濁,眼膜比較模糊。
聞新鮮正常的海鮮都帶有一些海腥味,但被福爾馬林浸泡過的海產就算清洗過后仍會有輕微的刺激性氣味,只要消費者仔細一聞,便會發(fā)現(xiàn)那股在醫(yī)院也能聞到的藥水味。
問就是比價格。福爾馬林浸泡過的海鮮價格一般比正常水發(fā)海鮮要便宜。所以消費者不要一味地貪圖便宜,遇到廉價的海鮮要多留一個心眼。
切就是捏。經過福爾馬林浸泡的海鮮捏起來會比較硬實。摁壓魚體時,感覺不到海鮮應有的彈性。魷魚、海蠣表面會變得光滑且無粘感,蝦類則會變得又硬又脆,容易斷碎。